多项政策和运营商规划的相继披露,令业内对光通信行业今年下半年景气抱有信心。有券商研究员预计,A股光通信公司中报净利润应能实现30%的平均同比增速。
行业景气惠及台湾公司
我国台湾的光组件与模块厂商华星光通近日披露了5月营收数据:公司上月实现营业收入1.75亿元新台币,较去年同期增长34.8%,环比增幅则为1.7%;这已是公司连续第四个月刷新自身单月营收纪录。1~5月,公司共实现营收7.98亿元新台币,较上年同期增长43.2%。
除了华星光通之外,光跳线与分路器厂商上诠表现也相当抢眼,5月营收为1.41亿元新台币,同比增长15.7%,环比增幅则为23.5%。
其他厂商方面,FTTx配件厂商台通光电5月营收同比增长10.5%,环比则大增18.5%;代工厂波若威5月营收同比增长三成,前5个月总营收同比增幅超过17%。良好业绩表现直接刺激上述公司股价表现。今年以来波若威年内涨幅已达到53.4%,光环科技为36.86%,华星光通则高达85.5%。
而大陆加大对光通信行业投入、推进“宽带中国”等计划建设,成为了我国台湾光通信公司业绩成长的动力之一。以上诠为例,受大陆市场需求增长的推动,其PLC分路器连续扩产,目前月产能已在万只以上。
A股公司中报业绩向好
A股光通信业公司第二季度情况又怎样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联系了行业内上市公司,获知近期经营情况正常,景气维持了一季度末以来的高位。例如光迅科技(002281,收盘价25.88元)证券部人士就对记者表示,公司虽然没有特别明显地感受到下游需求进一步增长,但近期订单整体还是比较饱满。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表示,与A股上市公司相比,前述我国台湾光通信厂商产品处于更为细分的市场,体量也相对较小,预估的上半年营收中最高水平为9亿元新台币,折合人民币不足2亿元,大致只与新海宜(002089,收盘价8.58元)今年一季度收入相当;而光迅科技、日海通讯(002313,收盘价23.78元)这两家光电子器件和配线行业的龙头,今年一季报收入均在2.5亿元以上,光纤光缆的烽火通信(600498,收盘价25.99元)、亨通光电(600487,收盘价20.37元)、中天科技(600522,收盘价9.19元)单季营收则全数在十数亿元;中兴通讯(000063,收盘价14.69元)一季度收入更是接近200亿元。
行业景气波动在小公司业绩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不过A股公司二季度面临的行业环境依然良好。如3月末时光纤光缆行业陆续传出“产能吃紧”、“供不应求”等信息,当时记者就从烽火、亨通、中天以及通鼎光电(002491,收盘价12.03元)等行业一、二线公司确认到,订单饱和、产品供不应求、运营商集采外产品出厂价上涨成为了普遍现象,部分主要厂商甚至在酝酿联手提价。
对于本季情况,中金公司研究员陈昊飞表示,需求整体依然表现旺盛,各主要厂商都处于满产状态。值得一提的是,行业有七成需求来自电信运营商集采,一季度末还是集采外产品价格上涨,但目前已出现运营商集采价格上涨迹象。
大通证券研究员程思琦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光通信是今年通信板块中增长性最为确定的子行业,尽管目前行业公司大多未公布中报业绩预告,但预计半年报净利润同比可实现30%的平均增速。
光通信维持高景气
程思琦看好的理由来自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就运营商而言,为应对未来几年来自广电的竞争,目前正加紧推进各自的宽带网络建设,以提升其网络承载能力,由此将对光纤光缆、接入设备和传输设备产生大量需求。事实上,做光通信接入设备的日海通信已表示公司订单和发货情况理想,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呈现稳步增长态势,预计中报净利润将较上年同期增长40%~60%。
程思琦告诉记者,政策导向和运营商大力投入的光通信,受益会相对明显。继通信行业“十二五”规划出台后,近期国务院又通过了《“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网络、突破超高速光纤和无线通信等发展目标,并计划围绕移动互联网、新材料、生物医疗、新兴技术等方向开展20项重大工程,“宽带中国战略”将纳入其中。
而在运营商方面,三大运营商今年资本开支向传输网倾斜,并且出台了各自的光纤覆盖计划。其中中国电信打算在今年新增光纤到户家庭用户超过2500万户,中国联通计划新增光纤到户家庭用户1000万户以上。不过程思琦表示,由于各自市场格局不同,因此光通信产业链上各环节公司受益程度并不相同,预计将以光器件类公司如光迅科技,以及配套设备如物理连接设备的公司如日海通讯受益较为明显。尤其是日海通讯,运营商加大对光纤到户覆盖,这一举动会催生对ODN类产品的大量需求。
而产值最高的光通信设备集中度也高,国内市场基本由华为、中兴、烽火瓜分,业绩增长主要看下游需求提升。在光纤光缆方面,也是由长飞、富通、烽火、亨通和中天五家常年占据八成左右份额,并且各家厂商间市占率也相对稳定,其中武汉长飞长期维持在20%左右,其余4家份额均在15%上下。预计今年全年供需将继续维持平衡态势。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