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日本和韩国的移动支付发展迅速,欧洲国家的相关产业也步入成熟期。而中国移动支付产业由于社会信用缺失等问题,至今仍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准3G时代,移动支付也已经发展到了关键阶段。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移动支付产业链中各个环节的利益和分工都没有完全理顺。整个移动支付市场相对混乱,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借鉴于移动支付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移动支付的破局需要突破两个主要的障碍———社会信用体系和产业链协作。
信用体系构建非一日之功
中国目前的垃圾短信和欺诈短信泛滥,以手机为载体的诈骗方式屡见不鲜。广大手机用户对用手机进行支付必然是有所顾虑的。另一方面,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许多不法SP(电信增值服务提供商)通过新业务诱骗手机用户进行昂贵套餐的定制,让用户心有余悸,现在许多用户仍旧谈增值色变,更不用说用手机发送个人的金融资料了。笔者就曾经被SP欺诈过,在无意间被强迫定制了高额的套餐,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定制过任何一项移动运营商的新业务。相信笔者能够代表相当一部分手机用户的经历和态度。
百纳咨询分析师许政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信用方面的缺失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限制中国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
有学者认为,其实信用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文化问题,同时也是手机支付能够形成规模的一个最基本的保障,如果不能解决信用问题,手机支付只能流于概念。而现实却往往是残酷的,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信用缺失的现象普遍存在。信用作为一个文化问题,它的培养是需要一个很长周期的,需要一个真正完善和深入人心的漫长过程。
根据调查显示,国内的手机用户中有超过90%的曾经收到过欺诈短信,更是有半数以上的用户对通过手机进行支付的安全性抱有怀疑的态度。许政表示,从实际应用情况来讲,手机由于携带的随身性,其丢失和损坏造成个人信息泄密的概率较高,这也是手机支付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就移动支付发展较为成熟的欧洲国家而言,其公民个人在金融服务领域的信用体系较为完善,信用已经成为一个人在社会当中安身立命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欧洲信用卡和个人支票使用相对普及,消费者和商家对银行具有巨大的依赖传统。在这两个社会现状的基础上,欧洲国家对于移动支付的接受就比较自然和容易了。日本虽然没有欧洲国家公司几百年来工商业社会对于银行和信用制度巨大的依赖惯性,但是日本用健全的法律较为完善地规制了信用和移动支付业务。在良好和高效的纠纷解决机制的保护下,日本的移动支付产业也发展良好。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