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8日,中国通信设施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后正式更名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塔的成立将铁塔及相关附属设施从三家电信运营商收购过来,由中国铁塔一家专业化建设、维护、运营,转变了之前各自建设、维护、运营的局面,多家共享同类资源,实现共享共赢,有利于减少电信行业内铁塔以及相关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提高行业投资效率,从机制上进一步促进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
共建共享是机遇亦是挑战
据本刊记者了解,中国铁塔目前运营的站址规模已达到184万个,累计投资近950亿元,承接塔类建设项目127.5万个,交付114.2万个,4G网络覆盖深度明显提升,基本满足了三家电信企业高速建网需求。新建铁塔共享水平从过去的20%快速提升至70%。
铁塔共建共享促进了资源的节约,比如青岛分公司自2015年1月1日全面承接新建铁塔及附属设施以来,新建铁塔共享水平从14%快速提升至75%,少建铁塔站址7900个,节约行业投资6亿元、减少土地占用200余亩,为行业和社会带来明显的效益。
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随着中国铁塔快速满足建设需求,拥有了庞大的资源,但是重资产也是铁塔运营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意味着资产将随着设备折旧而不断损耗。并且服务三大运营商,共建共享,节约通信行业建设投资的定位也让中国铁塔租金收入只能解决生存问题,而不能解决发展问题。在此时,就需要铁塔公司与其他行业合作,在基础资源的平台上迭代而出新的利润增长点。
因地制宜共享改革红利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共享经济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并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中国铁塔自成立以来,借助国家大力实施“网络强国”和“宽带中国”战略的契机,积极争取各级地方政府支持,全力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众所周知,通信基站本身包含杆塔、机房和机柜载体,空间立体。每座杆塔承载至少1家运营商通信设备,上接无线网,下连有线网。并且,每个站点都有完备的电力供应,每个杆塔上还安装了动力环境监控终端(FSU)设备,集定位、调度功能于一体。点多面广的杆塔、电力、网络资源以及维护的人员力量,为实现视频监控、气象监测、大气监测、土地环境监测、海洋监测、地震应急救援、路灯照明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对于铁塔公司而言,当前就是要利用平台优势将整合资源能力转变成企业的营收,以拥有的资源作为共享的平台向社会开放,纵向盘活城市杆塔资源,横向挖掘社会行业群体。比如青岛铁塔已迈开脚步并初见成效。据记者了解,青岛铁塔已将13000座铁塔资源向社会开放,与青岛气象局、地震局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拓展新业务。与路政管理部门合作,整合站址区域照明需求,建设基站80余处,满足通信覆盖的同时,共享电力供应,让铁塔兼具道路照明功能。建设60余处监控杆,杆塔上预先设置视频接入点接口,铁塔随时承接视频监控的建设性需求,实现视频监控在平台上的“即插即用”,积极推进一杆多用,多方共赢的局面。
安徽铁塔已经与安徽省的12个城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通信基站向城市公共Wi-Fi热点、城市监控、充电桩、道路指示牌、交通信号灯、照明灯等多功能信息桩杆方向发展,为城市管理的信息化需求提供支撑。
山西铁塔结合山西本地实际情况与业务发展现状,通过多种手段推进技术创新工作,开展各类创新项目40余项,已规模推广10余项,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对于铁塔的一系列创新举动,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未来5G频段会越来越高,密度会逐渐增高,铁塔与路政结合将成为趋势,铁塔要加紧对铁路管理模式的梳理,扩大资源视角,推进共建共享,实现跨行业合作。
除此之外,付亮认为中国铁塔应提早布局,形成自己的趋势以增强竞争力,当然,为了中国铁塔上市的目标,更多是要基于铁塔资源经营细分,充分发挥中国铁塔规模化、专业化运营通信设施的综合优势,与三家电信企业的对接,提升资源共享水平,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地发展,并加快推进铁塔标准化,统一铁塔规格标准,以便降低铁塔的制造成本,提高维修效率。当然也要利用延伸方向,寻求不同方向以提升资源利用率,未来要多试点、多维度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通信世界全媒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