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我要投稿
|
订阅电子报
|
手机版
|
English
|
RSS
新闻资讯
技术文库
精彩图集
视频采访
高级搜索
专题
|
企业招聘
|
视频展示
|
专家观点
|
展会频道
|
竞争力报告
|
电子报
|
微杂志
通信新闻
企业新闻
运营商动态
光通信
高层访谈
技术前沿
市场研究
移动通信
海外关注
资源下载
ODC论坛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运营商动态
中国联通PON集采价格博弈全面升级
时间:2013-07-22 17:46:16
5月份,中国联通启动了2013年宽带接入网PON设备集采,此次集采内容主要涉及PON ONU终端设备,其中涵盖了
EPON
、GPON两大类共10种端口类型终端
产品
。近日,有消息透露中国联通PON集采已暂停,同时其主要原因在于各厂商设备报价一反常态,出现涨价迹象,中国联通与
供应
商之间的博弈亦再度升级。
近年来,以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为主导的FTTx大规模建设全面展开,两家运营商大力推动PON设备的现网应用,历次集采规模之大令产业上下游为之兴奋,同时厂商间的竞争也不断加剧,在集采机制之下,运营商要求投标
产品
价格不断下降,厂商利润也被不断压缩。经过近5年的连续集采,PON设备价格已基本没有下降空间,而
市场
规模效应逐渐减弱,在此之下的价格上涨也属意料之中。
全球PON产业发展已现颓势
一直以来,中国都在引领着全球FTTx产业的发展,国内运营商在FTTx接入模式上的大力部署有效推动了全球FTTx
市场
的快速扩大。来自OVUM的咨询报告显示,2011年~2012年,全球PON设备
市场
的营收总额正在下降,其中PON OLT出货量下降尤为显著,PON ONU/ONT的出货量仍有一定增长,同时OVUM预测,未来几年PON OLT的出货量会进一步下降,预计到2018年,其出货量将由现在的4100万端锐减至1300万端。整体
市场
发展走势的下行,也让PON上下游厂商生存空间进一步萎缩。
从国内运营商的布局来看,宽带网络建设仍是PON设备大量部署的重要机遇,然而宽带中国战略迟迟未出台,运营商的投资回报率明显不足,在此背景下,2012年,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两家运营商在FTTx方面的投入已经放缓,国内FTTx产业发展也陷入低谷期。近年来,两大运营商在PON设备的集采规模逐年增长,中国联通集采规模最高达到2500万线,中国电信去年也集采2100万线PON设备,连年的大规模集采已经促使国内现网需求趋于饱和,后续的集采规模也将随之减少。
结合全球PON产业的发展走势来看,PON
市场
需求量将进一步下降,PON设备的
市场
规模效应也逐步减弱,与此对应的是, PON产业上下游厂商所面临的的价格压力有增无减,PON设备的价格仍在继续下行,低迷的
市场
环境迫使设备商寻求转变。
产业恶性竞争不断加剧
历年的PON集采都是各
系统
设备商血拼的重要节点,巨大的
市场
规模促使各家厂商施展浑身解数抢占份额,价格战已成家常便饭。持续近5年的PON集采中,各家厂商在价格方面的竞争手段层出不穷,“1元PON口”、“赔本赚吆喝”等事件连续不断,虽然历年来整个业界都在呼吁PON
市场
的理性竞争,然而在巨大的
市场
蛋糕之下,部分厂商激进的
市场
策略依然让整个PON集采阴霾笼罩,
市场
竞争秩序也在不断恶化。
长期以来,国内运营商的集采中,低价中标是对历次集采结果的典型写照,国内运营商对于价格的敏感度较高,
技术
标的得分被不断淡化,而很多厂商长期以来一直奉行先抢份额,通过后续扩容、维护来获取利润的
市场
策略,跑马圈地所带来的成本压力不断加大,然而持续降价却成为惟一选择,理性竞争无从谈起。
值得一提的是,基于2012年多数厂商利润的大幅下滑,各厂商的
市场
策略也发生一定转变,转而倾向于利润层面,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规模集采下的低价恶性竞争,一些厂商在设备报价阶段,也不再一味低价竞标,整个
市场
竞争开始回归理性。另一方面,国内一些运营商的集采中也开始不再过度关注价格,这也为厂商的良性竞争开了个好头。
此次联通的PON设备集采中,厂商不再一味降价,这将有效推动整个产业竞争环境走向理性。
买方垄断格局难破
在国内运营商的集采机制之下,运营商占据绝对主导权。一位厂商专家也向记者明确表示,国内的集采一直处于买方垄断的局面,在这种集采机制之下,厂商的话语权非常有限,甚至如不按规则出牌,将直接被踢出局。在这样的
市场
竞争环境下,厂商与运营商之间的博弈,亦犹如蚍蜉撼大树,难动分毫。
从国内的现有机制下,如何确保一个良性的
市场
竞争环境依然是当下的发展关键,过去厂商为了
市场
份额大肆血拼,如今出现“联合涨价”的迹象,也是在恶劣环境下求生的无奈之举,也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对于运营商集采制度的监督,依然需要相关政府部门起到有效的监管作用,从而保障良性的
市场
发展环境。
在买方垄断格局无法打破的背景下,相关政府机构的监督和监管已成为厂商求生的最后一个稻草。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
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重磅 | 长飞公司再获
喜迎2019 |这是一份来
长飞30年高质量发展
亨通海洋海底光缆交付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主编信箱
|
广告查询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旧版网站
|
移动端网站
地址:上海紫竹国家高新技术科学园区东川路555号6号楼701 邮编:200241
直线:021-54830497 传真:021-54429643
© 2004-2015 networktelecom.cn
网络电信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38035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2007号